作为企业一切经营活动的基石,产品端的调整是最及时,也是最为显见的。2018年,各厨电企业围绕产品转型的动作可谓频频:制造端加码智能工厂、生产管理端“提质增效”、研发端按需
定制、售后端服务升级……这些变化,实质上反映的就是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——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,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,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,提高全要素
生产率,使供给体系更好适应需求结构变化——这是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方针,也给重压之下的厨电企业,指明了一条转型方向。事实上,当粗放型、外延式增长遭遇“天花板”,集
约型、内涵式发展已渐成新常态,近年来,各厨电企业都在或快或慢地推进着。只是之于彼时呈高增态势的厨电行业而言,还没有那么严峻和迫切。而今,市场的急转直下,更确切地印证
了曾经的规模效应和低价策略已经无力支撑起行业的高增长,唯有加速推进结构调整,方是厨电行业良性向上、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。尽管行业增长有所减速,但消费者对于美好生活的
追求却在提速,品质化、健康化、智能化、整体化、便捷化等功能性诉求被进一步放大,这意味着厨电行业仍有盈利增长的较大空间。中怡康数据显示,2018年1-10月份,吸油烟机、燃气
灶、热水器的零售价格均在上扬。其中,欧式和近吸式烟机的价格涨幅分别为1.71%和4.74%;嵌入式双眼灶的价格涨幅为3.22%;燃气式和电储水式热水器的价格涨幅分别为8.61%和5.44%
。可见,逐步摆脱低价竞争,向中高端要利润,成为了各厨电企业的转型突破口。这方面表现最为突出的当属华帝,历经三年的自我变革,华帝“高端智能厨电”的品牌定位愈发清晰,并赢
得了丰厚的回报——2018年前三季度,华帝的营收和净利分别同比增长了13.78%和41.91%,与整体下滑的行业大盘形成了鲜明对比。其中,净利增幅高于营收增幅的背后支撑,很大程度上
就源自产品结构的持续优化。
双发燃气灶维修中心,北京双发燃气灶售后服务中心编辑。